samedi 28 avril 2018

海报入驻鸟巢,锤子科技已着手布置5月15日发布会现场

众所周知,5月15日锤子科技将在鸟巢发布一款号称是革命性的设备。根据罗永浩和官方透露的消息,目前已确认会发布的内容包括坚果R1、无线充电器。据传,此前罗永浩曾寻求和亚马逊云服务AWS的合作,因此即将发布的创新内容预计和云平台有紧密联系,会在办公协同上有重大突破。

在周边信息方面,虽然距离发布会日期还有半月之久,但锤子科技似乎已经开始着手发布会场地鸟巢的布置。今天有网友曝光了鸟巢场地的现场情况,从图片可以看到,印有锤子科技LOGO smartisan 的经典海报被固定在观众席的山顶位。

锤子科技可以提前这么多天布置场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在5月15日之前,鸟巢应该是没有其他活动需要举办了。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HxoU8Q
via IFTTT

科技公司的沦落?联想以PC为多米诺骨牌创世界纪录

本周一,受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影响,全球硬件制造商股票普遍被抛售,联想股价跌至2009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23日,彭博社发文称,联想集团的股价在过去5年中下滑了56%,极有可能被踢出恒生指数。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集团于2000年首次加入恒生指数,但在2006年被踢出。2013年3月,联想集团再次加入恒生指数。分析师指出,联想在PC电脑、智能手机等核心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恒生指数不会允许联想股价一直下跌。

在此背景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首席产品经理杨元庆昨天晚上发了一条微博,称:我们BT/IT同事用520台办公电脑组成联想牌多米诺,创造了笔记本电脑多米诺骨牌吉尼斯世界纪录  。给实干且内心丰富的工程师们手动赞。

这种有失科技公司风范的无聊的行径引发了网友的一致吐槽,该微博底下的评论惨不忍睹:

这么大个公司,就搞个这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 哎 ~ 和那些千人吃面,万人跑步的记录有区别不?

怪不得联想会沦落。。呵呵呵

寓意不好,估计要倒!

好好的笔记本这么搞?对自己的产品这么不尊重,还指望别人尊重你们吗?没出息的公司,专出这些馊主意!一种日落西山的氛围,强烈的笼罩联想。再没有亮眼的创新产品,联想离完蛋不远了!

服了,你们是科技公司好吗???

联想会像多米洛骨牌一样倒了?

还有疑似联想员工网友吐槽道:真是忍不住了,作为联想员工都觉得这种活动好无聊啊!!!公司这几年的营销策略真是一塌糊涂,不是完全透明就是反面教材,看看现在的品牌影响度还不够惨不忍睹吗?!能不能好好地做一些符合科技公司身份的事啊?!

连科技媒体极客公园的员工都对此表示无语。

在公司前景堪忧的情况下,做出这种有失科技公司风范的举动,没有人知道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是怎么想的。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Fs5zQI
via IFTTT

致敬前辈、致敬经典——魅族 15 详细体验评测

时光荏苒,国内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个年头。作为国内公认的首款智能手机制造厂商更是经历了不少风雨。摇摇晃晃的走到了第 15 个年头。看到这,相信不少魅族的粉丝都已清楚笔者在说的是哪款手机、哪个厂商了。

2009 年,魅族 M8 正式发布。在那个时代,魅族被称之为"中国的苹果"。这样的一个称号足以证明魅族在当时是多么的风头无两。把时间往后移,魅族 MX 系列正式推出,经典的小白圈,极窄边框以及经典的熊猫机。这些经典设计一直到现在都让人津津乐道。再到后来的小白圈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取消,魅族又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交互方式——mBack。

魅族,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机型、优秀的人机交互体验。论创新精神,魅族确实属于国内第一梯队。但是,时至今日,魅族似乎已经一点一点的丢掉自己的包袱。在过去两年,魅族玩过机海战术、走过文艺清新风、也踏过成熟稳重路线,但在如今的国内市场依旧是不温不火。这样的魅族,似乎已经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当年的自己。

就在魅族低迷的时候,沉淀许久的魅族创办人——黄章正式宣布回归。黄章表示:"我将重新出山打造我的梦想机,去迎接魅族 15 周年"。今年 4 月 22 日晚,黄章也算是先交了一份小试牛刀的答卷——魅族 15 系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魅族 15 能否完成杨柘在发布会上所说的致敬经典这一创举。

先看参数,魅族 15 采用现在比较主流的移动芯片——骁龙 660 移动平台,这也是魅族首款采用高通 SoC 的机型(魅蓝另算)。至于这颗 SoC 在性能上会有何表现,笔者会在性能部分做详细讲解。(注:本次魅族 15 为 4 GB RAM + 64 GB ROM 版本)

外观:精致

魅族 15 正面采用一块 5.46 英寸显示屏(三星定制 OLED),分辨率为 1920*1080(FHD)。虽说此次魅族 15 采用的是一块在目前来看并非主流的 16:9 显示屏,但其正面观感以及握感可能是笔者近期上手的主流旗舰机型中最为舒适的。

至于为何有这种感觉?查看数据得知,魅族 15 正面两侧边框宽度仅为 1.175mm。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此次魅族 15 握在手中都给人一种十分舒适的感觉。除了近乎无边框的触感,点亮屏幕的瞬间也会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近似无边界的错觉,这屏幕很魅族。

再仔细端详魅族 15 的正面设计,魅族 15 正面十分简洁。除了下巴部分的指纹识别小圆圈外,也就仅有额头的前置 2000 万像素摄像头清晰可见。其听筒以及呼吸灯都采用极简隐蔽的设计,若上手不仔细观察都难以察觉。魅族这秉承在屏幕正面少打孔的设计确实好评。

看完额头部分,我们再来看看此次魅族 15 的指纹识别模块。此次的指纹识别不仅仅只是致敬魅族经典的"小白圈",这也集成了魅族最引以为傲的 mTouch + mBack 。除此之外,其更是致敬了一下苹果,这次魅族 15 系列均采用与 iPhone 相同供应商的横向线性⻢达——mEngine。该马达的震动反馈除了模拟按键压感之外,其震动感更是集成到系统层,全局式触感反馈系统带来 45 种场景体验。

看完正面,将其翻个身,我们来看看魅族 15 的背部设计。此次魅族 15 的背部所有元素均采用轴对称设计,其中包括后置的 1200 万 + 2000 万像素双摄像头、经典的环形闪光灯以及 MEIZU 的标志。除此之外,魅族 15 此次的天线条也做了不小改动,其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多了一些特殊的符号,类似古代建筑的云雷纹。

其他方面,魅族 15 底部依旧保留 3.5mm 耳机接口,紧接着就是麦克风、type-C 接口、扬声器;左侧为音量加减键,右侧为电源键以及双 Nano 卡卡槽;顶部仅有一个麦克风开孔。

魅族 15 整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精致,5.46 英寸的手机配合 71.95mm 的机身宽度。将魅族 15 握在手中,笔者就像是回到了当年的 MX3/4 的时代,回到了当年那特例独行的时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油然而生。但,低头一看,这并不是 2017 年。虽然这 16:9 的屏幕个人非常喜欢,但这不是魅族该交的一份答卷。

系统:这震感,真舒服

当然,此次与魅族 15 一起发布的还有最新的 Flyme UI。与此前预热的一样,Flyme 7 在4月 22 日晚也如期而至,其UI 方面延续一贯以来简洁美观的设计风格,并带来了多项眼前一亮的全新功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魅族 15 出厂预载的 Flyme 7 会有何表现吧。

魅族 15 预载的是基于Android 7.1.1 深度定制的 Flyme 7 操作系统。Flyme 7这次在UI方面除了延续了一贯以来简洁美观设计风格外,还给用户带来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比如:个人助理、人脸解锁、气泡通知+小窗回复、人物相册、AI美颜、全局夜间模式等。

其中,个人助理是Flyme 7中新增的智能服务模块,长按Home键或从桌面上滑即可呼出。在笔者体验的几天里,发现该个人助理可根据当前位置、时段、所在城市天⽓气、wifi、下载、使用频率以及周期频率等综合信息,对我可能活动进行预测,将笔者常用及接下来可能打开的应用整合在应用建议卡片中。虽说这个人助理有着不错的体验,但这识别率还是有待提升。

除了上面的个人助理外,气泡通知+小窗回复以及全局夜间模式也是不小的创新点。Flyme 7将游戏模式中的气泡通知和小窗回复功能延伸到了更多的场景中,如在读书、视频等全屏模式下,消息通知会贴心地以更加轻量的气泡形式呈现,做到最小化遮挡屏幕内容。再看此次加入的全局夜间模式,这并不像大部分厂商一样直接过滤蓝光,而是系统直接将所有操作页面都切换到暗色主题效果。经笔者测试,现阶段该功能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主流应用。

▲气泡消息▲

▲夜间模式▲

当然,Flyme 7 可不仅有明面上的一小部分改动。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魅族在发布会上首次提出的"触感引擎"这一概念。Flyme 7 与魅族 15 系列独有的 mEngine 打造了一套属于魅族独特的触感反馈系统,这一触感反馈在45种场景中有着不赖的表现。包括但不仅限于拍照时、打字、滑动时间滚轮。在桌面的任一屏,用手指在屏幕左或右侧边缘上下滑动,就可呼出这些索引字母,按照索引字母,配合恰如其分的震感可以玩一天。

如果要继续说下去,Flyme 7 加入的新功能可以另开一个篇章往下讲。比如数据抢救、智能识屏以及新增的人脸解锁等等。但由于篇幅的原因,笔者也仅能到此为止。虽说 Flyme 7 加入不少的新功能,但 Flyme 7依旧是那样的熟悉,熟悉到让笔者怀疑这仅是 Flyme 6 的一个例行版本迭代。

性能与续航:仍需努力

前言处已经提到,此次魅族 15 采用的是高通骁龙 660 移动平台。魅族 15 也是魅族首款搭载高通 SoC 的手机。那么魅族 15 的具体性能会有何表现呢?下面,国际惯例,先放跑分数据。

▲ 左:安兔兔 || 中:GeekBench || 右:3D Mark ▲

这次的数据是骁龙 660 移动平台的正常表现。笔者发现该机与此前测试过的骁龙 660 机型类似,在运行 3D Mark 时不仅不会出现满速运行的状态,其CPU的利用率也很少超过 30% ,因此跑分也就仅有一半不到的分数。下面,通过《王者荣耀》以及《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来测试一下魅族 15 的性能体验究竟如何。

先看《王者荣耀》,全高清、高帧率、描边全开。在王者峡谷两局下来,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一台骁龙 660 的机型。开局前 30 秒稳定 59 帧,一分钟左右掉到 44 帧,而后,第一局基本以49帧左右的水平打完。第二局到两分钟左右就开始掉到 38 帧,而后一直在 44 帧波动。这真的是骁龙 660 该有的水平?还有,魅族 15 不是与《王者荣耀》工作室合作优化了?这简直比之前的魅蓝 E3 优化还要不给力。

再看《绝地求生:刺激战场》,默认画质开局。跳伞还是完美的,到了开车、跳楼时就出现了明显的掉帧卡顿;如果说前面的稍微卡顿可以忍的话,切枪之后根本无法流畅的进行瞄准射击就简直让人欲哭无泪了。

这样的游戏体验可真不是骁龙 660 该有的水平,这可能是笔者拿到的是工程机的原因。希望魅族在量产批次中能做到做好的优化,让骁龙 660 发挥出该有的水平。

此次魅族 15 搭载的是一块 3000 mAh 电池,这容量在现今这一时间点并不算那么出彩。在笔者这几天的体验下来,魅族 15 满电的情况下纯待机 10 小时耗电 8%,一天上班刷微博、软件聊天、打几盘游戏之后,回到家剩余电量 34%,一天一充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好在该机支持最高 12V/2A 的充电功率,实际场景下,65 分钟充入 60%,充满需100分钟左右。

在现在这一时间点,虽说魅族 15 的 mCharge 闪充,24W 快充技术为充电节省时间,提高你的工作/生活效率。但其对骁龙 660 的优化确实做得还不够,还需在用户拿到量产机之前做好系统的优化调教。

拍照:旗舰水准

在拍照部分,魅族 15 系列采用了与华为 P20 同款的IMX380感光元件,后置 1200 万(广角)+ 2000 万(⻓焦)像素双摄像头。发布会上,杨柘表示魅族 15 这套成像系统拥有媲美卡片机的1/2.3 inch 感光元件尺⼨和1.55μm超大单像素尺寸。下面,笔者会针对日间成像、夜间成像以及 2X 、3X 成像来看其成像素质如何。

▲日间成像▲

▲日间成像:2X ▲

▲日间成像:3X ▲

从以上样张可以见到,魅族 15 的日间成像在最近这阴雨天都能清楚还原实景,在 2X 、3X 变焦的情况下虽然还是有点涂抹的痕迹,但不会出现把细节都涂抹掉的现象,另外,样张在高光抑制部分的表现也不俗,阴影部分的细节也能有很好的保留。

▲夜间成像▲

▲夜间成像:2X ▲

▲夜间成像:3X ▲

到了夜间部分,因为魅族 15 搭载虹软多帧降噪,在夜景或者暗光环境下,相机在按快门到成像的时候会采集多帧合成照片。因此,才会有上面如此纯净的夜间实拍样张。查看三倍成像的细节,窗内以及窗的细节都得以保留。外边的灯光也得以抑制,不会出现过曝。但白色花瓣处 2X 还是 3X 变焦都出现涂抹现象,在后期希望能在算法上加以修正。

再看自拍部分,魅族 15 利用与OPPO、小米相同的虹软AI智能美颜算法,通过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智能分析用户的性别、年龄、肤质等参数,并随之匹配相应的美颜效果,使其前置摄像头成为"会自我学习的自拍相机"。下面直接看小姐姐的实拍照片。

▲ 无美颜 || 轻度美颜 || 深度美颜 ▲

从上面的后置实拍样张以及前置自拍照,我们可以看到魅族 15 的成像系统相比于魅族的前代产品确实有着不小的进步。在好的硬件基础上,魅族的软件优化也可以紧跟上步伐,虽说可能还有少许的缺陷,但笔者还是选择相信魅族能在后期系统更新中补足。

总结

经过笔者的这几天体验下来,魅族 15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急赶慢赶的一款半成品。虽说该机在发布会表示致敬前辈、致敬经典。但在这一时间点,消费者真的会为这款 16:9 、性能优化不足的魅族 15 买账吗?

如果你与笔者一样对 16:9 的屏幕没有任何抵触,平时也就看看电影、拍拍照、轻度办公,不怎么玩游戏的话。魅族 15 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追求性能、追求超宽视野的用户,魅族 15 可以从你的购机选择中去除了。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JAq2oy
via IFTTT

OPPO AR开发平台:ARunit 正式开启

4月28日下午,由OPPO开放平台主办的"OPPO技术开放日"系列沙龙第一期在深圳举行,本次沙龙以适配核心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实战为主,围绕异形屏适配、OPPO AR能力、分屏适配等热点进行探讨,并邀请头部开发者对技术视频、产品优化等进行实践经验分享,促进开发者相互交流,共同推动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

其中,OPPO AR 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OPPO AR 开放平台的亮点。

OPPO联合商汤制定AR硬件标准,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随着微软在2015年推出了Hololens,大家的认知瞬间的被Hololens所带来的未来科技感刷新;而2016年爆款游戏Pokemon GO在全球的风靡,更是让全球的移动用户第一次在手机上体验到现象级AR游戏的魅力;去年的6月苹果ARKit发布、8月谷歌ARCore发布更是把AR在移动端的开发者带入了这个新的时代;而我们OPPO认为2018年是中国AR产业快速启动的元年,所以在今年的3.19的R15媒体沟通会上,我们联合商汤科技正式对外发布OPPO AR开发者平台,做一套完整的我们中国人原创的AR平台,本地化的服务中国的开发者。

OPPO AR开发平台——ARunit

OPPO AR开发平台今天也有了自己的名字ARunit,unit是世间万物最基础的组成单元,也是我们OPPO最核心的基石能力之一,希望未来可以通过ARunit这个平台更好的服务我们中国的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最大程度的简化开发流程。

对于AR未来的畅想

ARunit的缘起:OPPO在R9s上创新的应用了第一款AI应用"单摄背景虚化"后意识到,AI做为效率革命的工具非常好,同时对于影像、ColorOS的基础性能提升非常有帮助;但是对于用户而言AI的有趣性并不是非常的显性,而AR的有趣性却是与生俱来的,OPPO思考是否有机会可以把AR从PC、头盔上移植到手机上,于是就开始了AR探索之旅;从探索伊始OPPO就确定了目标,一定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有持续快速迭代开发能力的合作伙伴,同时必须具备AI+AR未来可拓展性的核心开发能力,最好可以具备本地化支持能力。OPPO经历了3年的探寻和准备,最终与商汤科技、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起携手打造了我们的ARunit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快速的技术迭代更新,最终实现AR+AI最终为产业赋能。

ARunit的愿景: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助力开发者在AR时代的顶级赛道上重新定位,通过产品的创意和创新,让更多的用户感受到虚拟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魅力。本着ARunit平台能力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最大程度的简化开发流程的初心,OPPO提供平台的底层能力以及开发者工具链,希望开发者可以便捷开发、轻松接入,目标研发接入平台的工作量为1人/天。

OPPO ARunit平台目前的支撑目标是在2018年上半年具备3000万台OPPO手机支持AR能力,全年8000万台OPPO手机支持AR能力。我们希望能够通过AR底层能力的支持,真正的为中国AR产业的快速发展助力。

ARunit平台的能力:

平台支撑:开发者可以通过ARunit平台支撑能力进行应用的开发,同时在开发/产品创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OPPO开放平台上进行相关的信息反馈,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迭代创新和能力落地;

跨平台能力:目标是开发者只需要一次开发,就能够同时支持Android、iOS的跨平台应用,同时可以在MacOS、Linux、Microsoft windows等系统应用;

合作伙伴:目前我们能够支持高通、联发科双平台的高中低端处理器,真正让中国的开发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开发,同时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同时体验到AR的魅力。同时,我们会紧密的与高通、联发科等平台厂商;舜宇光学、欧菲科技、邱太科技、信利国际等手机摄像头模组厂;Sony、三星、OV等Image sensor厂商持续紧密合作和沟通;ST、Bosch等IMU厂商,逐步的把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也希望各位开发者能够在我们的平台上施展所长,把更多的创新体验玩法带给用户;同时,我们也会积极的与家装、旅游、广告等行业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度沟通,让AR的能力能够快速的对各行各业进行赋能,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感知。

应用领域:我们认为在AR发展的演进路线中,游戏、电商、娱乐、旅游、教育、广告、家装等领域会最先爆发;目前我们已经在游戏和电商领域接入了国内最头部的合作伙伴,也希望其它领域的合作伙伴能够持续交流,共同探索,合作共赢。

ARunit平台的5个层面:

硬件层:主要是对底层硬件的支撑能力进行构建,我们携手合作伙伴一起对处理器、摄像头、传感器等相关硬件能力进行深度研究和持续优化,以期对开发者提供最佳的底层硬件配置;

能力层:主要是从系统层提供SLAM技术能力,以及针对行业不同的特性提供相对应的AR 能力;

平台层: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开发者需求,我们建立了OMS(OPPO Message Service)平台,开发者通过OMS平台层的能力,调用底层能力。我们OMS的能力正式开放将在5.23正式上线。

接口层:开发者能够方便的调用C、Java、Unity的标准接口,进行产品的开发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类的创新AR应用

ARunit平台能力:目前能够支持跟踪和建图、多平面恢复、非平面表面上放置虚拟物体、平面标志识别、光照估计、地图保存于状态设置、遮挡处理、跨平台支持能力等。

 跟踪和建图方面,能够完美的支持单摄、双摄、深度摄像头(结构光/TOF)+IMU,

 多平面恢复,能够支持多水平面、垂直面,在识别多平面后,在快速晃动丢失后,可以快速恢复出来

非平面表面上放置虚拟物体,这部分能力和ARCore完全一致

平面标志识别,比如扫描海报就可以调出模型,并进行交互

光照估计,不同亮度下虚拟物体的亮度不同,以保持交互的真实感

 地图保存于状态设置,能够支持地图+摆放信息的保存

 遮挡处理,这部分功能对于人和虚拟物体的合影特别有帮助

 跨平台支持能力,iOS和Android平台开发一次,多平台接入;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HwVqYB
via IFTTT

以用户体验为先:OPPO R15 技术创新闪耀沙龙

4月28日下午,由OPPO开放平台主办的"OPPO技术开放日"系列沙龙第一期在深圳举行,本次沙龙以适配核心技术+典型应用案例实战为主,围绕异形屏适配、OPPO AR能力、分屏适配等热点进行探讨,并邀请头部开发者对技术视频、产品优化等进行实践经验分享,促进开发者相互交流,共同推动行业产品技术的发展。

活动期间,热销机型OPPO R15向参会者展示了OPPO在上述热点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手机端的分屏与AR展示体验给开发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异形屏适配

针对异形屏APP显示的痛点,OPPO特别制定一套统一的APP规范,目前已经完成对预装APP以及TOP300 APP的适配工作,足以满足90%用户的使用需求。

ColorOS系统团队产品经理曹丹在沙龙上带来了《全面屏、凹型屏、分屏应用适配指南》的主题演讲,详细讲解了全面屏、凹形屏的适配方法,最后介绍了分屏功能,以及应用如何支持分屏并进行兼容性测试,帮助开发者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技术架构。

OPPO AR开发者平台:

3月19日,OPPO联合商汤科技共同推出OPPO AR开发者平台,通过制定统一的硬件标准和API接口标准,共同推动AR在手机终端的应用和普及。

而在本次沙龙上,OPPO 高级产品经理章欣透露,OPPO AR开发者平台定名为ARunit,主要分为平台支撑、跨平台能力、合作伙伴、行业应用四个部分,目前已有13家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行合作并接入到OPPO AR专区。

京东AR/VR市场运营总监杜安在沙龙上使用OPPO R15展示了JD-AR技术,双方的合作将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引领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OPPO PUSH:

PUSH高级工程师李启凡在沙龙期间通过OPPO PUSH的亮点、功能支持以及未来规划介绍了OPPO PUSH能力。据悉,腾讯视频在接入OPPO PUSH能力后,PUSH日到达人数超3000w,日点击用户过百万。

OPPO PUSH预计在Q3季度全面开放,现阶段日推送总量已超40亿,信息的平均到达率达95%。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r6Pef7
via IFTTT

国产手机崛起?苹果国内销量排行掉出前四名

最近一两年,国产手机品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势头都相当凶猛。凭借的极高的性价比和针对国内市场的本土优化,让国产品牌在国内有了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资本,不少国际手机厂商的销量在国内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根据Canalys的调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下滑21%,此前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商有八家都出现了下滑,只有华为和小米的销量依然坚挺。其中最让人感到以外的就是苹果在此次的调查中掉出了前四名。

分析师表示,苹果的销量下跌的跌幅超出预期,公司的创新性仅体现在高端的iPhone X上,而更多的国产品牌所具备的性价比都是苹果无法比拟的,所以苹果在中国市场越来越缺乏竞争力,导从而致出货量下跌严重。

调查报告信息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华为出货量超过2100万台,占据24%的市场份额,居于中国市场榜首位置,而第二第三则分别为OPPO以及vivo,分别占据19%和17%的份额,小米则超越苹果,位列第四,出货量达1200万台。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HxevKk
via IFTTT

夕阳行业的未来:京东和IDC发布高性能轻薄笔记本标准

传统PC走向衰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场。虽然是夕阳行业,但厂商都希望衰败速度慢一点。为了再次振兴PC市场,行业需要重新塑造PC的定位和新方向。基于这样的背景,将游戏本、轻薄本折中的高性能轻薄笔记本被寄予厚望。

近日,IDC与电商平台京东一起,在北京共同举行发布会,分享对于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在中国发展的洞察。同时,国内外知名PC厂商云集会场,对于未来如何重塑新PC, 以及高性能轻薄笔记本未来发展机会和趋势的看法并发表了积极观点。

通过本次业界对未来笔记本市场的划分,高性能轻薄笔记本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IDC将这类产品分为了"大众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和"极致超轻薄笔记本"两大类,并给出了两者的定义如下:

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市场大众轻薄高性能笔记本占比为13%,预计2018年开始,这一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到2022年,将有38%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被大众轻薄高性能产品占据。

京东电脑数码事业部笔记本与打印业务部总经理任涛认为,"轻薄是触动用户更换笔记本产品的核心动机之一,使用场景差异让轻薄本有更多发展方向,性能、续航等复合需求是消费者选择轻薄的同时还需兼顾的——追求极致轻薄的同时,性能又可满足日常工作;追求更高性能同时,又要满足轻薄便携的需求。"

(消息源:中关村在线)

喜欢数码科技资讯的你记得订阅[安卓中国]。
根据机哥第八定律,93.94% 爱搞机的人都关注了「好机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陆[锋潮科技]官网浏览更多精彩内容(https://www.anzhuo.cn)



from 锋潮科技 https://ift.tt/2r82dx3
via IFTTT